新聞摘要
來源: [‘經濟日報’] | 發布於: 2025-03-30 17:07:45+08:00
摘要
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將於31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「如何促進台灣金融市場規模發展之執行策略(包括國際金融業務OBU,國際保險業務OIU,國際證券業務OSU)」專題報告,書面報告指出,近十年台灣累計超額儲蓄逾30兆元,運用及管理超額儲蓄,可作為我國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的基石。
央行指出,超額儲蓄是台灣資產管理規模成長的主要來源;近十年台灣累計超額儲蓄超過30兆元,依主計總處統計,2024年台灣超額儲蓄擴大至4.01兆元;歷年超額儲蓄的資產運用,以及國內外資產價格上揚,均帶動資產管理規模增加,為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助力。
因此,引導家庭部門善用超額儲蓄,進行國內及國外投資,有助金融市場發展台灣超額儲蓄以家庭部門的規模最大。家庭部門除經由銀行、投信、證券商等通路投資外,也會經由購買保險及提撥退休金,透過壽險公司及退休基金代為投資。透過引導家庭部門善用超額儲蓄,進行國內及國外投資,可壯大金融市場發展規模。
央行表示,投信投顧業為台灣資產管理業務之主力,近年由於美中科技角力、新冠疫情及AI商機,台股表現亮麗,指數股票型境內基金(ETF)的資產管理規模擴增,墊高整體投信投顧業的資產管理規模,為台灣資產管理業務帶來大量商機,金融市場規模亦大幅成長。
央行支持政府發展我國金融市場政策,資金進出已相當自由,外資投資國內有價證券資金進出完全自由、國人透過金融機構投資國外有價證券,資金進出均無限制;鼓勵金融創新與促進外匯市場及金融市場發展,滾動式調整相關規範,
央行鼓勵金融創新與促進外匯市場發展,推展資本市場相關措施;具體措施包括:協助金管會推動ETF業務、近期金管會規劃推動台日跨境ETF相互掛牌,現正配合研議相關措施,協助期交所開辦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集中結算業務等。
此外,為協助金管會推行「財富管理新方案」,央行已於近年鬆綁多項外匯業務法規,包含銀行得發行外幣結構型金融債券、槓桿交易商得提供外幣間NDF,及外資得以持有之外幣為擔保品向證券商辦理資金融通等。
為提升外資投資台股之便利性,推動多項便利措施;多年來央行與金管會共同推動外資投資國內證券的便利措施,例如開放外資借券交易、日中墊款、新台幣借款、多保銀措施,及開放外資得以我國上市櫃股票作為海外投資之擔保品等,提升外資投資台股之便利性。
為協助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,央行於近期鬆綁多項國內資產管理業務規定,包括調高國人每年累積結匯金額,其中團體、個人由500萬美元提高至1,000萬美元;公司、行號由5,000萬美元調高至1億美元等。
央行正就開放金融業試辦業務進行研議,包括下列鬆綁措施,並將配合金管會規劃時程,修訂相關外匯法規;銀行試辦金融資產組合外幣融資業務及外幣保單融資與保費融資;OBU擔任證券交易輔助人代客戶購買外幣有價證券以及保單質借業務;以及OSU辦理以自益特金受益權為擔保之質借業務、銷售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的境外基金。